(記者 陶小敏)11月26日,全省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后,我市迅速行動,把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作為大事、要事、急事來抓,圍繞“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實現‘四起來’”的目標,以鄉鎮政府所在地規范有序、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有效治理、村容村貌顯著改善為主攻方向,全方位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全域部署,高位推進。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副書記任組長的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工作專班,召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動員會,印發《漯河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方案》,明確工作目標、治理重點、時間安排和有關要求,全力以赴推進集中整治各項任務落實。各縣區成立由縣區委書記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各鄉鎮成立由鄉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工作組,構建縣區領導包鄉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的集中整治責任格局。各級黨政主要領導既掛帥又出征,深入鄉村實地督導,倒逼工作任務落實。市直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鄉鎮、各村組織精干力量,調度機械設備,切實推動集中整治行動往深里走、往實處做。
全域動員,匯聚合力。我市把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作為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方案制訂、資金籌措、運行管護、政策宣傳等各個環節尊重農民意愿,充分調動農民參與整治行動的積極性。
全域攻堅,集中整治。全市各縣區(功能區)根據《漯河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方案》時間節點要求,抓住整治行動重點部位,開展全方位暗訪檢查,列出問題清單,明確整改任務和完成時限,按照“四式”工作法落實整治任務。各縣區出臺《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方案》,創新獎懲措施,設立專項獎補資金,調動干群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的積極性。市、縣區專班每周將暗訪發現的問題梳理匯總,及時向鄉鎮反饋。市、縣區專班針對曝光情況反饋問題,實時監控,及時跟進督察,整改一處,銷號一處。
全域提升,常態長效。我市按照路、坑塘、河溝三大類別,探索建立了路長制、河長制、坑塘長制等一系列長效機制,指導全市所有村莊對照“三無一規范一眼凈”標準,修訂村規民約,落實農戶“門前三包”和保潔員責任制,形成人居環境有人管、有經費、有制度、可持續、穩提升的良好局面。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專班實行每周檢查通報制度,設置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曝光臺,每周對縣區和鄉鎮進行暗訪督導,根據得分情況進行排名,并在全市通報。對連續三次被通報的鄉鎮黨政正職,由紀檢監察機關進行追責問責。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