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管家化身烘干達人
10月11日,陰天。記者走進位于漯河市郾城區商橋鎮的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綜合服務中心,只見運輸車已在大門口排起了長隊。在烘干區域,機器轟鳴,空氣里彌漫著玉米的香氣。
一打聽,原來都是周邊鄉鎮農戶剛搶收下來的玉米,等著過秤烘干。跟天氣搶跑,大家一個比一個早。
作為漯河市郾城區唯一的糧食產業化聯合體,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可為周邊3個鄉鎮8萬畝農田提供種植、管理、收獲、存儲、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服務。
“糧食安全大如天。眼下最緊迫的任務就是搶收秋糧,與天爭時、龍口奪糧。”該聯合體經理張江濤說。
搶收更要搶烘。面對持續陰雨天氣,早在9月10日,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就開始烘干作業。9月18日起,更是開足馬力,9臺烘干設備全部投入使用,24小時不間斷作業。
記者看到,鏟車將玉米送到指定位置,一粒粒玉米自動流入巨型漏斗進行初篩,然后通過傳送帶進入烘干塔,烘干后經另一條傳送帶進入3座大型糧倉。不少卡車在糧倉邊等候,隨時準備把烘干的玉米發往湖北、山東等地。
“不用擔心搶收下的玉米霉變了,還能當場銷售。”看著玉米過秤烘干,商橋鎮大楊村村民楊軍偉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他告訴記者,他是聯合體成員,今年種植了300畝玉米。
每天烘干玉米400噸,目前已累計烘干9000余噸,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不僅為種植戶解決了烘干難題,還讓收獲、烘干、銷售一步到位,省去了農戶的許多麻煩。
說話間,張江濤看見了來自商橋鎮李紀崗村的老熟人谷紅志:“來得正好,去和財務對接一下,沒問題的話,一會兒就可以直接打款了。”
谷紅志告訴記者,他種植的150畝玉米,10月7日就搶收完了,已經運到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進行烘干,并以滿意的價格銷售了。
秋收以來,郾城區累計投入玉米收割機733臺進行搶收,并全面梳理公布了99個烘干點,同時協調糧食企業、合作社提供收獲、運輸、烘干“一條龍”服務。
“來這里烘干玉米的,既有聯合體的種植戶,也有其他農戶。”谷紅志說,他雖不是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成員,但今年所種的玉米種子卻是由聯合體提供,聯合體也提供烘干、銷售服務。
“只要玉米等秋作物能盡早搶收烘干,再苦再累都值。”看著陸續進入的運輸車輛,張江濤在簡單招呼記者之后,又開始忙碌起來。
據《河南日報》10月13日1版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