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伊始,校外藝術培訓迎來熱潮。為保障學生安全與培訓質量,源匯區文化旅游局啟動“護航開學”專項行動,對全區60余家美術、音樂、舞蹈、書法等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開展拉網式排查,嚴查安全隱患、規范教學管理,為孩子們的校外藝術學習擰緊“安全閥”。
    安全無小事,一盞燈、一扇門都關乎生命。檢查中發現,部分機構存在安全漏洞:有舞蹈教室應急燈不亮,疏散指示標志被裝飾畫遮擋;一家美術機構的應急通道被儲物柜堵死,且無任何標識。“孩子本來就小,一慌更找不到出口。”檢查人員當場責令整改,并拍照存檔。消防器材配備、逃生通道暢通、電線線路規范是此次檢查的硬性要求。截至目前,已發現消防隱患10處,全部建立臺賬,實行“整改銷號”管理。“我們不走過場,哪怕是一個滅火器過期、一個插座老化,都必須立即處理。”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抓安全的同時,教學質量同樣被納入重點監管。個別機構存在教師無證上崗、使用不規范合同、課程內容“小學化”等問題。一家音樂機構宣傳單上赫然寫著“三個月考級突破”,被認定為夸大宣傳。“藝術是熏陶,不是速成班。”檢查組當場約談負責人,要求撤下不當內容。此次行動還重點檢查教師資質公示、收費標準透明度和課程安排合理性,對10余家信息公示不全、合同不規范的機構下達整改通知。
    為避免“一陣風”式監管,源匯區推出“雙線監督”機制:一方面列出“回頭看”清單,對整改機構進行復查;另一方面開通“藝術培訓”舉報通道,家長可隨時反映問題,形成社會共治氛圍。
    “以前只關心老師教得好不好,沒想到安全和資質也這么重要。”家長李女士感慨,“政府查得細,我們送孩子來更踏實了。”
下一步,源匯區將持續完善藝術類培訓機構“白名單”制度,推動優質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真正讓校外藝術培訓成為學校美育的“好幫手”,而非“風險源”。(通訊員:白冰 李冰)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