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治理經緯網 繪就幸福新畫卷 ——看郾城區探索打造“九大品牌”激活基層善治新動能
群眾訴求如何高效響應?郾城區以“郾必有果”構建基層多元矛盾糾紛化解體系,承諾群眾訴求“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百姓辦事怎樣更便捷?“郾好辦”基層綜合便民服務體系落地,讓群眾辦事體驗從“能辦”升級為“真好辦”。
基層決策如何匯聚民智?“民言眾議”基層協商議事機制吸納村黨支部書記、網格長與網格員、黨員和群眾代表等多方共議,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從“郾明執法”守護民生福祉,到“法潤郾城”加強法治建設;從“一言九鼎”夯實信用根基,到“郾安萬家”筑牢安全防線;從“郾之有理”宣講政策理論,到“德鄰燕居”社區服務暖民心……今年以來,郾城區以基層治理“九大品牌”為針,織密基層治理經緯網,把群眾的“表情包”作為檢驗工作的晴雨表,把問題清單轉化為幸福賬單,探索出一條具有郾城特色的善治新路徑。
“郾之有理”:
讓理論宣講接地氣
理論宣講如何擺脫照本宣科,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郾城區的答案是:用“繡花”功夫講透大道理。
“咱們區的‘郾之有理’宣講團,講理論、說故事、話發展,特別接地氣!”9月12日,在龍塔街道金牛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宣講剛結束,意猶未盡的居民還在熱烈討論。
前不久,龍塔街道祁山路社區將宣講活動安排在人流如織的黃河廣場。社區工作人員化身理論宣講員,以“網絡安全為人民 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引用釣魚鏈接、虛假投資等鮮活案例,講解網絡安全知識。社區一名居民聽完宣講后恍然大悟:“原來點擊陌生鏈接真的會泄露銀行卡信息!這場宣講聽得明白,很實用!”
宣講團把理論與實際工作、身邊故事相結合,在基層一線深入淺出地宣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這正是“郾之有理”宣講體系的魅力所在。
郾城區圍繞黨的政策理論與自身發展故事,逐步構建起“3+9+N”的宣講矩陣——以3個區級宣講團為引領,9個鎮(街道)特色隊伍為基礎,帶動N方社會力量深入基層。
宣講員如同網格員,深入農村、機關、校園、社區網格,把理論精髓融入身邊故事,開展常態化、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陣地作用,通過“理論+文藝”“理論+非遺”等多種方式,讓宣講既生動有趣又發人深省。截至目前,全區已開展各類宣講500余場,惠及群眾3.5萬人次,真正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扎了根,也為民生場景繪就了更多溫暖底色。
9月30日,郾城區孟廟鎮五里廟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格外熱鬧。“我拿到豆沙餡月餅了,大家加油!”當天上午,一場由社區黨委牽頭組織、五里廟康養中心協辦的“慶國慶、迎中秋”老年人趣味活動舉行,幾十位老人齊聚一堂,制作月餅并參與“搶月餅”游戲,不僅讓老人們重溫了傳統習俗,還讓老人們在溫馨的氛圍中提前感受到濃濃的中秋團圓情。
這樣的溫情場景,正是該區在黨建引領下基層治理有力度更有溫度的生動寫照。
“郾必有果”:
給矛盾糾紛畫句號
近日,在某社區調解室,一起因裝修噪音引發的鄰里糾紛塵埃落定。調解員臉上帶著釋然的微笑說:“在郾城區,事關老百姓的事‘郾必有果’。我們的工作,就是讓矛盾糾紛發現在早、化解在小。”
“郾必有果”,取意“郾城之事,必有結果”,是對群眾訴求“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的莊重承諾。該區以“有理推斷、有解思維、有法必依”引導矛盾化解,信訪一次性化解率達94.32%;通過主要領導接訪、包案領導下訪、分管領導約訪,實現干部與群眾零距離溝通,已接待群眾112批次,推動一批遺留問題破冰。
為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郾城區構建“區級—鎮級—村級”三級調處網絡:村級發揮“首診”作用,網格員隊伍抓早抓小、化解矛盾;鎮級進行“復診”,綜治中心分類派辦、會商研判;區級負責“會診”,綜治中心統籌“1+5+N”力量兜底解難題。今年排查的411起矛盾中,已有403起成功化解。同時,人民調解講情、行政調解說理、司法調解明法的“三調聯動”協同發力,形成了矛盾糾紛化解合力。
在“郾必有果”的強力推動下,矛盾糾紛實現一站式化解,多個停滯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和突破。群眾感嘆:“有事找調解員,公開公正透明,結果看得見,我們信服!”
“郾好辦”:
為便民服務做加法
化解矛盾是底線要求,提供高效、便捷、溫情的服務,則是增強群眾幸福感的關鍵。郾城區打造的“郾好辦”基層便民服務品牌,正是對此的有力印證。
近日,在郾城區政務服務中心,一名剛辦完企業注冊的市民激動地說:“原以為要跑好幾趟,沒想到來一趟就辦好了,還免費刻章郵寄,‘郾好辦’真是名不虛傳!”
如何讓便民服務省時更省心?“郾好辦”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該區從標準規范、窗口效能、服務保障三方面發力,把“群眾盼”轉化為“實際辦”。
企業注冊通過“郾好辦”實現線上半日、線下一日結辦,配套免費刻章郵寄,讓群眾省時省力。在郾城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的綜合窗口,統一發放便民服務流程手冊,實現“一窗收件、內部流轉、統一出件”。
該區還推行“一把手”走流程活動,領導干部親自體驗辦事流程,查找堵點、補齊短板,推動服務優化,確保“有訴必辦”。推廣“網上辦”“掌上辦”,為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提供幫辦代辦等暖心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辦事需求。截至目前,平臺辦件達8161件,幫辦代辦800余次、延時服務200余次。
服務有溫度,辦事有速度——“郾好辦”以貼心政務服務搭建便民橋梁,讓材料少跑路、群眾少跑腿。這份不斷升級的民生答卷,正在轉化為居民觸手可及的幸福感。
多元賦能:
從治理到善治
“郾之有理”“郾必有果”“郾好辦”等基層治理工作如同堅實的支柱,共同支撐起郾城區高效能治理大廈,構建了經緯交織、多元賦能的善治新格局。
“民言眾議”,議出和諧。在基層協商議事方面,郾城區推行“民言眾議”基層協商議事機制,形成多元共治組織體系,通過圓桌會、板凳會等接地氣的方式開展民主議事,完善“群眾提事、多元議事、公示督事”閉環流程,累計開展議事580余次,解決熱點問題1784個。
“郾明執法”,讓執法有溫度。在執法改革方面,推行“郾明執法”基層綜合服務型執法機制,以“一支隊伍管執法”為核心,推動執法力量下沉網格,增進百姓福祉。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六化”建設“郾城模式”在全市推廣,郾城區入選省級試點。
“法潤郾城”,讓法治入人心。在法治建設方面,構建了“法潤郾城”依法治區體系,將法治融入城市建設,讓法律顧問深度參與基層治理,90%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理。村(居)法律顧問常態化開展“送法進基層”活動,引導群眾增強遇事找法的意識。
“一言九鼎”,信用變財富。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以“一言九鼎”推動信用建設,“信用郾城”門戶網站實現信用信息“一網通查、一站通辦”。“信易+”70余項服務惠及群眾2300余人次,“信易貸”為4647家小微企業授信34.8億元,讓守信者處處受益。
“郾安萬家”,守護群眾平安。在消防安全方面,將“郾安萬家”高水平消防安全體系深度融入基層綜合治理網格,發揮網格員“前沿哨兵”作用,及時上報、迅速處理消防安全隱患。強化實戰演練,抓好警示教育,緊盯樓棟商鋪、“九小”場所等重點區域開展消防培訓,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濃厚氛圍。建成5支鎮級專職消防隊,應急響應速度提升70%,筑牢了百姓家門口的安全防線。
“德鄰燕居”,服務暖民心。在社區服務方面,以全區所有社區完成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為目標,建設集日間照料、鄰里食堂、矛盾調解等功能于一體的服務陣地。培育服務隊伍,選優配強社區干部、專兼職網格員,社區工作者持證(如社工證)比例提升到50%以上。推動多元參與,吸納會聚一批“社區合伙人(機關企事業單位、愛心商家、社會組織、熱心人士等)”,探索“公益+有償+低償”等市場化運營模式,形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環。激發自治活力。推廣完善“積分激勵”機制,用小積分撬動大治理。
萬丈高樓起于壘土,民生幸福源于根基。從社區居民手中香甜的月餅,到政務服務中心傳來“真好辦”的由衷贊嘆;從調解室里的冰釋前嫌,到多舉措筑牢安全防線……郾城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擦亮基層治理“九大品牌”,奮筆書寫富有郾城特色的善治新篇。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