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潭鎮董莊社區“黨建+網格+大數據”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從昔日的村莊到現在的社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黑龍潭鎮董莊社區在基層治理的浪潮中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路。近日,董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海濤對記者說:“我們推行‘黨建+網格+大數據’治理模式,扎實做好為民服務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基層治理工作效能,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董莊社區于2007年由村改為社區;2015年區劃調整托管到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黑龍潭鎮;2020年整村拆遷,現轄兩個居民小區和一個自然村,有居民1460戶5300余人。面對村改社區和拆遷后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董莊社區黨支部不斷深化“黨建+網格+大數據”治理模式,聚焦“堅強組織、防化風險、辦好實事、促進發展”四件事,健全“六情直通、四級相應”機制,將所轄區域科學劃分為6個網格,合理配置網格力量,健全網格員隊伍,把老黨員、退休干部選為樓棟長并納入網格員隊伍,將涉及民生的各負責人作為網格專項人員賦能網格化管理,形成群眾下單、網格員接單、專項人員處理的閉環工作模式,有效凝聚各方力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奠定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的基礎。
基層治理不是“獨角戲”,而是多方力量協作的“大合唱”。董莊社區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置9個功能服務區,新增便民服務設施;建立健全為民服務聯動機制,把“要我干”變成“我要干”;建立日報告、日研判、周處理制度,充分發揮網格員“五大員”作用,對發現的“六情”通過“隨手拍”微信群等進行上報,實現問題發現、上報、處置閉環運行,確保小事不出社區、大事及時上報有人管。今年以來,董莊社區通過網格員收集、處理和上報各類問題19個,現場處置12個、上報處置2個、跟蹤處理5個。福瑞家園小區是“三無”小區。董莊社區針對福瑞家園小區現狀,組織小區網格員等成立業主委員會,解決了小區車棚管理難題,小區的路燈電費難收、新能源車充電難、環境衛生差等問題也迎刃而解。
“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是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路徑。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我們只有堅持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才能切實解決基層治理中的堵點、難點問題。”陳海濤表示,他們將繼續把居民需求當作“指南針”,在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的道路上深耕細作、久久為功,讓社區真正成為居民的幸福家園。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