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實驗高中對分課堂破局 班級管理創新
11月15日至17日,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辦。漯河實驗高中作為河南省唯一一所展示兩項成果的高中精彩亮相。
本屆博覽會以“匯聚·共享·創新——推動教育創新發展,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為主題,集中展示了國內外千余項優秀教育創新成果。博覽會上,漯河實驗高中的“普通高中以基于腦科學的對分課堂模式整校推動課堂結構性變革的實踐探索”和“中小學對分班建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兩項成果,從課堂教學結構改革和班級治理模式創新兩個維度展現了該校在教育改革領域的系統性探索。
2020年,漯河實驗高中引入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團隊提出的對分課堂教學理念,開始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對分課堂是一種基于腦科學、心理學原理構建的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將課堂分為教師精講、學生內化、小組討論、教師答疑四個環節。對分的意義在于將課堂時間和課堂權責一分為二,教師和學生各司其職。它解決了“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教學痛點。教師精講之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思考和筆記、任務單來完成知識體系的個性化建構。隨后,學生在小組內分享學習成果、提出困惑、相互解答。這個過程不僅是知識的交流,還是思維方式的碰撞。它創造了學習共同體,讓學生在表達、傾聽、質疑和辯論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培養溝通與合作能力。
在對分課堂取得成效后,漯河實驗高中將對分理念用于班級管理,改變傳統的“班主任大家長”管理模式,將班級事務的知情權、議事權、決策權逐步移交給學生,由班主任和學生分使權力、共擔責任,實現班主任主導向學生自主管理的轉型。該校通過厘權明責、科學分權、漸進履權、動態監權構建班級四級管理體系,打造了學生成長共同體。
漯河實驗高中教學樓內,每個班門口都有學生裝飾的班級文化展示墻。星火班、追光班、篤志班等班級名稱都由學生集體決定。最積極的班級、最勵志的班級、最愛鉆研的班級……學生提煉出想要突出的班級特色。班級點贊臺上貼著一周之內教師和學生的優秀事跡。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轉變角色,從親力親為到賦能學生,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關注過程到鎖定結果,以結果導向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從被動執行變為主動為結果負責。
回顧三年來的對分班建改革,該校教師劉曉娟說,當學校不再用統一的標準衡量學生,而是尊重他們的個性、喚醒他們的內在動力、引導他們走向自主時,每個班級都變成了獨一無二的育人場域,每個學生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成長節奏。對分班建的核心是在“權責對分、漸進自主”的理念下成就學生:把班級分成小組,是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多元的成長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把權力分給學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擔當意識,最終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被需要、被看見、被尊重。例如,10月31日,為期兩周的漯河實驗高中“活力校園·2024級乒乓球爭霸賽”圓滿落下帷幕。賽事策劃、志愿者協調、臨場執裁等各項工作均由學生骨干負責。這是該校推行“權責對分、漸進自主”對分班建改革后的重要嘗試。該校將賽事組織權和裁決權下放給學生,既有效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通過權責匹配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與組織能力。
在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后,該校學生課堂上積極互動、課后自發學習,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師生之間信任與日俱增,班級環境煥然一新。該校黨委書記張旭說:“在分數之外,我們看到了班級的和諧、溫暖,看到了教師的從容、滿足,看到了學生在自主發展等方面的素養得到大幅提升。”
近年來,漯河實驗高中聚焦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秉持對分理念大膽改革,通過課改推動班改,通過班改鞏固課改成果,構建了教學、管理一體化的育人生態,開啟了一場超越分數的育人探索。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