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25中國品牌論壇金融高質量發展報告會在河北雄安新區舉行。來自金融領域業界、學界的嘉賓齊聚一堂,展開對話交流,分享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成果,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凝聚強大合力。
自2015年起,中國品牌論壇已連續舉辦10屆。其中,金融高質量發展報告會是本屆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展示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典型案例。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股票代碼:601628.SH,2628.HK)首席合規官許崇苗參加活動并以“踐行金融為民 彰顯保險溫度”為主題進行發言。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人民至上”“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普惠金融是金融業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關鍵一招。許崇苗聚焦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和中國人壽的普惠金融實踐,和與會嘉賓進行了探討交流。
“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是時代的呼喚。”許崇苗指出,金融工作鏈接的是社會資源,服務的是人民群眾,發展好普惠金融,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最直接的體現。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普惠金融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設健康中國,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重要構成。普惠金融被列為“五篇大文章”之一,成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重要內容,并將在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升金融服務質量、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等領域大有可為。
普惠保險是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環。作為金融央企和壽險行業頭雁,中國人壽如何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許崇苗在發言中指出,該公司始終把做好普惠保險作為使命和責任,從上世紀80年代推出簡易人身保險,到率先試點農村小額保險、大病保險、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險等,始終是行業普惠保險的開拓者和引領者。近年來,該公司普惠保險業務取得了扎實成效。
突出“廣覆蓋”,讓金融保險資源惠及更廣泛群體。一方面,致力于“擴面”,中國人壽依托覆蓋全國、深入縣鄉村的1.8萬個機構,以及全渠道經營優勢,建立了“網點到鎮、人員到村、服務到戶、線上線下”的普惠保險服務新體系,累計服務客戶已超6.2億人,成為行業規模最大的普惠保險供應商。另一方面,重視特定人群,聚焦老年人、農民、殘疾人、新市民等風險保障薄弱人群的保險覆蓋。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為近1.1億人次老年人提供風險保障,新增承保鄉村人口近1.6億人次。
突出“強保障”,滿足人民群眾最迫切的保障需求。建立完善的普惠產品體系,聚焦重點人群, 中國人壽已開發200余款產品,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產品體系,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切實需要。不斷豐富保險服務場景,將保險與人民群眾易發風險場景緊密結合,比如,上半年該公司推出了長期失能收入損失險、家政人員意外與疾病保險、老年人專屬意外骨折醫療險等多項“首款”產品,實現承保范圍和服務場景的擴展。持續優化保險+服務,已構建起涵蓋健康咨詢、疾病預防、慢病管理等諸多項目的服務體系,依托國壽大健康平臺提供諸多普惠健康管理服務,注冊用戶已超過5000萬人。該公司還在多個城市定制型保險中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珠海“大愛無疆”等項目已成為全國普惠保險的標桿。
突出“便捷性”,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服務體驗。在“易投保”上下功夫,持續優化辦理流程,作業時效性和標準化程度大大提高。在“快理賠”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人臉識別、AI 等技術,實現全流程無人工理賠,理賠直付最快可至秒級,今年上半年數智化服務賠案占比超75%,平均時效僅0.2天。在“暖人心”上下功夫,中國人壽壽險APP推出“尊老模式”,成功通過工信部無障礙及適老化測評,成為國內保險業首個獲得認證的移動應用,累計服務客戶超5000萬人次。
“展望未來,中國人壽愿與社會各界相向而行、同向發力,以服務國家大局為己任,以人民需求為導向,持續深耕普惠保險,不斷拓展保障的廣度、深度和溫度。”許崇苗表示。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