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工行漯河人民東路支行將“守護市民錢袋子”作為重要職責,通過設置宣傳展板、發放手冊、開展微沙龍等形式常態化普及防非打非知識,并組織全員系統學習相關文件政策與典型案例,全面提升員工風險識別與處置能力,筑牢公眾資金安全防線。
2025年10月30日,一位阿姨來到工行漯河人民東路支行,提出要辦理10萬元轉賬業務。工作人員在依規詢問收款方信息時發現,收款賬號為某第三方公司理財賬戶。經深入了解,客戶是在微信群中結識所謂“理財專家”,被“低風險、高收益”的承諾所吸引,欲轉賬購買“專屬理財產品”。
憑借專業的風險識別能力,工作人員判斷該交易符合非法集資特征——以高回報為誘餌,通過陌生第三方公司歸集資金,極易導致客戶資金流失。工作人員耐心向客戶解釋風險,講解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段與危害。但客戶堅持認為轉賬是正常理財,誤以為銀行是在阻礙其“掙錢”,雙方陷入僵持。
為堅決守住客戶財產安全,支行立即啟動警銀聯動機制,聯系轄區民警到場協助。民警結合過往真實被騙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剖析了此類騙局的運作模式和嚴重后果,徹底揭穿了“低風險、高收益”的謊言。在銀行工作人員與民警的聯合勸說下,客戶終于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險些上當,當即放棄轉賬,并對支行工作人員認真負責的態度和警銀雙方的及時介入連連致謝。
此次成功攔截,是工行漯河人民東路支行常態化風險防控工作的具體體現,也是警銀協作機制的有效實踐。未來,該行將繼續深化防非打非宣傳,創新宣傳形式,提升市民風險防范意識;同時進一步強化警銀合作,完善應急預案,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為維護金融秩序穩定、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貢獻更大力量。通訊員:趙琪 王玨
責編:翟柯